医药卫生消费支出已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 研究机构称我国医疗改革工作基本不成功 议“医改不成功” 医德医风被金钱腐蚀 专家:医疗改革只是制度设计问题 [加入讨论] “目前,我们惟一能告诉媒体的是,卫生部正在会同相关部委制定新的医改方案,但何时出台,还没有时间表。
医药卫生消费支出已成为家庭食物、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消费 研究机构称我国医疗改革工作基本不成功 议“医改不成功” 医德医风被金钱腐蚀 专家:医疗改革只是制度设计问题 [加入讨论] “目前,我们惟一能告诉媒体的是,卫生部正在会同相关部委制定新的医改方案,但何时出台,还没有时间表。”卫生部新闻处一位工作人员今天对本报记者说。
本报记者采写的《国务院研究机构较新报告说:中国医改不成功》一文于7月29日见报后,卫生部新闻处的电话几乎成了热线,媒体要求采访“医改问题”的传真也接连不断。 “在新的方案出台前,暂时不接受媒体采访。”卫生部新闻处如此答复。
据悉,2000年,国家体改办等8部委出台《关于城镇医药卫生工作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卫生部等4部委推出《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把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较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从此开始。
卫生部医政司一位退休的司长说,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也不是卫生部一家提出来的。而现在的舆论,显然把矛头指向了卫生部。
事实上,不仅是舆论在关注中国的医改,中央政府也对此高度重视。在今年7月1日的由中宣部等部门组织的形势报告会上,卫生部部长高强专门作了《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及改革发展展望》的形势报告。“选择卫生部作形势报告,正是中央政府高度关注医改的一个信号。”卫生部一份内部报纸的常务副社长赵淳对记者说。 此前的6月20日,本报记者采写的《市场化不是改革方向我国医改悄然转舵》一文的消息源,正是来自这份内部报纸头版头条刊发的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的一次讲话———市场化非医改方向。该文同样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据本报记者了解,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意见,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已经在卫生部官员的多次内部讲话中出现。然而,各地医疗机构“国退民进”的浪潮并没有随之减速。
一个市场化的样本是江苏省宿迁市。从2000年开始,宿迁将医疗机构全部推向市场,实行私有化。据了解,这场效仿“美国模式”的改革,使政府的负担减轻了,医疗服务质量也得到改善,但医疗费用随之上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未能得到有效解决。